来源: 宝鸡新闻网 时间: 2013-10-15 16:19
王东鹏十岁那年失去了父母亲,流落街头成了一名孤儿,宝鸡市社会福利院收养了他。在福利院,他体验到了少有的亲情和温暖,度过了快乐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他中学毕业后,组织上又安排他在市福利院就了业。
王东鹏怀着感恩的心回报社会,从此无怨无悔地投入到了为孤残儿童和鳏寡老人服务的社会福利事业中,把他那份特别的爱献给了特殊的人群。他先后开过车,管过总务,无论在什么岗位,总是干一行,爱一行,把服务对象视为自已的亲人。1992年,王东鹏走上了院领导岗位,面对院里发展的种种困境,他多方筹措资金建起了综合办公楼、儿童院综合大楼、老年公寓和餐厅,购置了大型医疗和康复器材,床位由原70多张增至400张,全院面貌发生了彻底改观,有力地推动了我市社会福利事业大发展。
2009年,宝鸡市决定新建一座儿童福利院,市民政局党组经过反复研究,决定抽调有30多年社会福利工作经历的王东鹏担当儿童福利院院长。特别的爱来源于特殊的出身,他像了解自己一样深深明了孩子的需要,没有人比他更能体味到“幸福的家”对孤残儿童意味着什么。国家的投资有限,没有钱,王东鹏就找熟人、托关系寻找各方面的力量解决困难。他说,我们要建就要建西北一流的儿童福利院,只要是为了孤残儿童的利益再大的困难我也要想办法克服。从此,他就一门心思扑在了儿童福利院的建设上,没黑没明守在工地,协调解决工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未休过一天假,整天在工地上忙忙碌碌。当年年底,儿童公寓楼按期完工,为孤残儿童提供了一个优美、舒适和安全的生活学习环境。现在,走进福利院童话般的大门,院内有长廊、蘑菇亭、雕塑园林小品等,设置了儿童居室、康复室和早教中心等18个功能室,配备了的生活、特教、医疗、康复、教育和监控等设施,为孤儿供养、康复、教育和安全保障搭建了一流的服务平台。
宝鸡市儿童福利院以“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宗旨,以“让躺着的孩子坐起来,让坐着的孩子站起来,让站着的孩子走起来”为目标,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在市人民医院设立了2个“爱心病房”,院内设立了医务所和康复室,对每一个新接收儿童进行及时治疗和康复训练。为200名具有手术适应症的孤儿成功进行了手术和矫治,为100多名儿童实施了康复训练,有90名儿童先后被国内外家庭收养,重新获得了父母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面向社会开展免费康复治疗,已有19名孩子通过坚持康复训练,最大限度地减轻了残疾程度。
王东鹏常说,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决不会放弃。一个叫陈珊妮的女童患有先天性心脏病,2009年7月被父母遗弃后收养到了宝鸡市社会福利院,1岁时体重只有2公斤。2010年10月,王东鹏通过联系“明天计划”项目将陈珊妮、张宁娟等四个孩子送到西安进行治疗。按照要求,给孤残孩子做手术需要福利院先垫资近30万元。为给孩子们及时做手术,福利院从正常运转的经费中硬是挤出了一部分,王东鹏又东借西凑了一部分,终于交齐了这笔钱。陈珊妮一月要做心脏分流和根治两次手术,王东鹏先后两次奔赴西安看望孩子。3年来,宝鸡市儿童福利院就先后将200多名孤残儿童送往西安和北京,为他们实施了治疗手术,使他们重获了新生。
王东鹏勤于思考,敢于创新,带领他的爱心团队倾心打造出了“宝鸡养育模式”并在全国广泛推广。分别建立了15个“童福家园”家庭,从社会上招聘“爱心妈妈”照顾孩子们的饮食起居,使孩子体会到了家庭般的温暖,满足了孩子的情感需求,极大地促进了孩子健康成长。
“虽非亲骨肉,依然父母心”这是他对孩子服务的承诺。 王东鹏正是这样,用慈爱的心温暖全院300余名孤残儿童,为孤残儿童筑起了温暖的家。2012年,他荣获民政部最高荣誉奖“孺子牛”奖,被陕西省委评为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
宝天铁路英烈纪念馆版权所有 2013-2014 陕ICP备:13006941号-1
电话:0917-3214883 邮箱:bttlyljng@163.com 联系地址:宝鸡市南关路98号
网址:http://www.bttlyljng.com 技术支持:
(推荐使用IE浏览器6.0以上的版本 显示器分辨率设为:144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