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宝天铁路英烈纪念馆!
图片展示
Loading...
  • 宝天铁路英烈纪念馆举办
  • 习仲勋与宝鸡的深厚情缘
  • 我市隆重举行各界群众悼念宝天铁路英烈活动
  • 局系统规范管理升级晋档工作推进会顺利召开
联系我们

名称:宝天铁路英烈纪念馆

地址:宝鸡市南关路98号

电话:0917-3214883

邮箱:bttlyljng@163.com

邮编:721000

工作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习仲勋与宝鸡的深厚情缘
  • 时间:2013-10-19 11:49
  • 宝天铁路英烈纪念馆
  • 作者:宝天铁路英烈纪念馆
  • 点击次数:0
  

习仲勋与宝鸡的深厚情缘

本报记者  谭逊


 1989年2月9日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习仲勋莅临宝天铁路英烈纪念馆参观


编者按  昨天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习仲勋同志诞辰 100周年纪念日。为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给我们的光荣传统,本报今日特刊发记者采写的讲述习仲勋同志在宝鸡战斗历史以及关心宝鸡发展的文章,敬请关注。

    

 万马战犹酣,星火燎原,虎口拔牙气如山。风华正茂岂虚度?龙腾陕甘。

 血路杀东南,重任铁肩,百废俱兴谱新篇。已是花甲霜染鬓,一往无前。(摘自《缅怀习仲勋同志诗歌专辑》)

 这是习仲勋同志戎马生涯的真实写照;这是习仲勋同志锐意改革的生动再现。

在血与火的洗礼中一路走来的习仲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鞠躬尽瘁、奉献一生。毛主席评价他是“群众中走出来的领袖,把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一个活的马克思主义者”。

 这位从陕西富平走出来的共产主义战士,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发动两当兵变、点燃革命火种,为宝天铁路英烈纪念馆题词,视察宝鸡发展变化,与宝鸡有着深厚的革命情缘。

凤州会议  发动两当兵变

 这注定是西北革命史、人民军队史乃至中国革命史上光辉的一页。

 上世纪三十年代,在国民党统治下,国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1930年初,年仅 17岁的习仲勋受党组织委派,到驻防在长武县的国民党第十七路军警备第三旅二团一营搞兵运工作,从此开始了他的革命历程。据凤县有关部门资料记载, 1931年冬,该营移防凤县。中共地下党员习仲勋、李特生、吕剑人等随军进入凤州城。为了了解和掌握地方情况,便于开展工作,习仲勋就设法与地方有关单位接触,结识进步人士。

 该营司务长阎鸿章与凤州城内东门里文昌宫模范国民小学教师刘尚志(字希贤)关系甚好,习通过阎认识了此人。习仲勋等与刘相识后,彼此经常往来,相互交谈,关系甚好。在多次接触和闲谈交往中,习仲勋掌握了地方上许多情况,并发现刘的思想比较进步,对革命抱有同情心。从此,习仲勋就以刘家为秘密集会地点,经常召集地下党员在这里开会,研究革命工作,开展兵运活动;同时,还以打猎、游玩作掩护,经常在凤州城外的猴石山和张果老洞等地集会,交谈情况,布置工作。

 习仲勋通过开展积极缜密的兵运活动,在思想上和组织上为实施兵变计划做了一定准备,奠定了基础。1932年初,传闻一营要开往甘肃徽县和二营换防。一营官兵大部分是乾县、礼泉人,不愿去离家更远的山区,怕生活艰苦,抵触情绪很大。营党委研究决定趁机举行兵变,并急派地下党员、营部文书刘书林前去西安向中共陕西省委汇报此事,征得省委同意,并接指示兵变后将部队拉到旬邑与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刘志丹部会合。随后,营党委在凤县双石铺丰禾山庙内召开会议,决定执行省委决定,趁换防之机举行兵变。

 1932年 4月 1日黄昏,部队行至甘肃两当县城宿营。午夜十二时,一声清脆的枪声划破了两当的夜空,“两当兵变”打响了……

 起义的一营三个步兵连二百多人在各连负责人率领下迅速撤出两当县城,到北门外姚沟渠集合。随后部队连夜北上,行军大约一个星期,到达宝鸡县(今陈仓区)西部的渭河岸边,渡过渭河,过赤沙、香泉,沿千陇边境进入陇县,继而又进入千阳县北端的高崖。部队在沿途小镇与国民党民团作战多次,均取得胜利;后行至甘肃省灵台县,在页岭与国民党杨子恒部遭遇,被截住去路,进攻多次未能成功。为保存实力,部队进入麟游县以北的崔木,因道路不熟,被盘踞当地的大土匪头子王结子匪军包围,激战数小时,因长途行军疲劳过度、弹药不足,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起义部队伤亡严重,失去战斗力,随之溃散。

 两当兵变虽然失败了,但极大地震慑了国民党政府,鼓舞了人民的革命斗志,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深情题词   悼念宝天英烈

  “劈天堑洒热血誉满秦陇山川;开通途捐身躯功盖西北大地”——悬挂在宝天铁路英烈纪念馆门前的这副对联,浓缩着一个感天地泣鬼神的不朽传奇。

 宝天铁路是陇海铁路线上的一段,仅 153公里,但全线人烟稀少,沟壑纵横,地质结构十分复杂,曾被称作西北干线上的“盲肠”。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九兵团和陕西军区的将士们在没有现代化劳动工具的情况下,用人背、肩挑等方式,在短短半年时间内,完成了四百余万方土石工程。为修建宝天铁路, 56名解放军战士光荣牺牲,不少同志负伤残疾,用鲜血写下了不朽的篇章。

 1952年初,习仲勋同志得知宝天铁路建成,要在宝鸡修建纪念碑后,激动不已。应修建者之约,他欣然提笔书写了“功在西北、永志不忘”八个大字,作为纪念碑的题词。当年 10月 1日纪念碑落成时,习仲勋题词被铭刻在碑座左侧,同铭刻于右侧的彭德怀题词一样,格外引人注目。

 1986年,宝天铁路英烈纪念馆基本建成。宝鸡市委、市政府通过宝鸡籍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基本建设办公室主任张西铭,请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的习仲勋题写馆名。习仲勋愉快地接受了请求,于 9月 9日工工整整地书写了“宝天铁路英烈纪念馆”九个大字作为馆名,满足了宝鸡人民的心愿。

 宝天铁路烈士纪念碑管理处将习仲勋同志题写的馆名制作成牌匾,悬挂在纪念馆大门上方。每当人们看见这块牌匾时,对老革命家习仲勋的崇敬之情便油然而生。

视察宝鸡   情系西秦父老

 1986年 11月 30日,张西铭的外甥、宝鸡市物资贸易中心干部王权在北京张西铭家中见到习仲勋。习仲勋询问了宝鸡的建设情况,并捎口信说,他适当时候准备到宝鸡去看看。

 1989年 2月,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习仲勋回到阔别几十年的陕西,同家乡人民一起过了一个祥和愉快的春节。 2月 8日(正月初三),习仲勋在省领导的陪同下,从西安来到宝鸡视察。

 第二天,正月初四,春风和煦,阳光明媚。上午,习老一行视察了陕西电冰箱厂和秦明医疗仪器公司。在电冰箱生产线上,他握着操作工人的手亲切地说:“你们过节好!大家辛苦了!向你们拜年!”在秦明医疗仪器公司,他向一线职工拜年,并鼓励负责人一定要把产品质量搞上去。

 下午,习仲勋和夫人齐心在省、市领导陪同下,来到宝天铁路英烈纪念馆参观瞻仰。在纪念碑前,他恭敬地献上花篮。花篮上的题词是:“修筑宝天铁路烈士永垂不朽!”随后,他庄严地三鞠躬,表达对英烈的深切缅怀之情。习仲勋缓缓地围着纪念碑走着,数次赞扬宝天铁路的建设者,称他们为西北铁路建设立了大功,为西北人民立了大功。他说,不要忘记他们,特别不要忘记为修建铁路而牺牲的烈士们,要抓好教育,让孩子们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长大后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铭刻有 56位烈士名字的基座前,他俯下身子,神情凝重地一边看着,一边轻轻地念着这些烈士的名字,仿佛在安慰这些筑路英雄。

 当走到彭德怀与他当年的题词前时,老人家激动不已,逐字逐句读了彭总的题词,又微笑着读了自己的题词:“功在西北、永志不忘。”

 瞻仰完纪念碑后,习仲勋一行步入纪念馆,从头至尾认真参观了当年修建宝天铁路的图片及有关实物。

 步出宝天铁路英烈纪念馆大院,习仲勋来到河滨公园,主动和节日游园的群众攀谈,高兴地抱起游人怀中的小孩。他关切地询问大家过节蔬菜、粮食供应怎么样,物价高不高。当一位女游客回答“还基本可以”时,他爽朗地大笑起来,说:“只要大家努力,好好干,困难、问题就好解决,共产党没有什么事情办不成啊!”

 时光匆匆,习老离开我们已经 11年了,但习老与宝鸡的深厚情缘却镌刻在西秦大地上,他的革命精神将永远激励宝鸡儿女艰苦创业、勇往直前……


习老向宝天铁路英烈敬献花篮  

习老凝神查看英烈名录  

 习老同夫人齐心在纪念碑前留影  

 习老参观宝天铁路英烈展  

习老为宝天铁路英烈纪念暖馆题词  

习老同市民政局、宝天纪念馆工作人员合影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