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宝天铁路英烈纪念馆!
图片展示
Loading...
  • 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在京隆重举行
  • 2016年宝鸡市烈士公祭活动举行
  • 坚持军地合力军民同心 全面提高双拥工作水平
  • 我市召开庆“八一”军地座谈会
联系我们

名称:宝天铁路英烈纪念馆

地址:宝鸡市南关路98号

电话:0917-3214883

邮箱:bttlyljng@163.com

邮编:721000

工作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文明"当成清明文化必要标配
  • 时间:2017-03-25 20:30
  • 中国文明网
  • 作者:琳琅
  • 点击次数:0
  

文明网评 | "文明"当成清明文化必要标配



清明时节、慎终追远,扫墓添土、祭祀先祖,是沿袭了数千年的民俗传统。按说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追思先人,表达对逝者的怀念,每个公民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利,只要不违法,不违背公序良俗,不突破道德底线,都应该得到社会的尊重。但诸如焚烧冥币、燃放爆竹之类祭祀习俗,除了浪费之外,还会带来环境污染,造成火险隐患,特别是山林地区每年清明期间因扫墓引发的火灾险情和伤亡事故时有发生,更给国家和集体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显然就不能再任由个人“我祭祀我作主”,而应该增进维护环境、安全、文明的公民自觉。


社会在不断发展、时代在向前进步,清明节祭祖不仅是民间习俗,而且已经成为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部分,传承清明文化当然也要适应新时期的社会环境,兴利除弊、革故鼎新、吐故纳新。告别不合时宜的陈旧祭祀方式,倡导绿色祭祀、生态祭祀,鲜花祭先人、丝带寄哀思,既是保护环境清洁、清朗、安全的必然要求,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大势所趋,需要靠每个人共同去推动。某种意义上说,无疑是告慰逝者、先祖的最好方式。



近些年来,各地、各级政府部门在倡导移风易俗、文明祭祀方面进行了持续不懈的努力,不少地方组织志愿者走上街头开展“鲜花换纸钱”活动,有的基层政府出资采购鲜花免费提供给群众扫墓、祭祀使用,通过长期性、多形式的宣传、引导、服务工作,有力地促进了群众观念转变,破旧立新、文明祭祀渐成民众的自觉行动。尤其是“网上祭祀”、“互联网+祭祀”方式的兴起并被不少群众支持、接受,更给低碳祭祀、文明祭祖提供了便利,清朗、文明的清明文化日益成为社会共同追求的时尚。


人类社会代代相承、生生不息,缅怀、纪念先人是朴素、真挚的情感表达,清明祭祀文化最本质的内涵在于缅怀、追思,追忆故人生前的感人故事,表达对故人的思念、感恩和敬仰,传承先祖的好家风好家训,勉励自己汲取力量、奋发向上,努力追求事业有成、对家庭和社会做更大贡献以告慰先人。让清朗、文明成清明文化必要标配,需要社会各方、全体公民再给力。 (琳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