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 陕西省财政厅
陕西省文化厅 陕西省文物局
关于全省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
2008-03-05
各市委宣传部、杨陵示范区党工委宣传部,各市财政局、文化局、文物局,陕西历史博物馆:
根据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中宣发[2008]2号)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全省文化文物系统博物馆、纪念馆向社会免费开放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博物馆、纪念馆向社会免费开放的重要意义
博物馆、纪念馆是陈列、展示、宣传人类文化和自然遗存的重要场所,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纪念馆向社会免费开放,是党的十七大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的具体实践,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效手段。这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实现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具体实践。这将进
一步发挥博物馆、纪念馆在爱国主义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设等方面的阵地作用,对于提升公民素质,扩大陕西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力,促进博物馆、纪念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和管理体制
创新等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各市(区)、县及各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积极行动,切实把免费开放工作做实、做细、做好,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二、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实施范围、原则和步骤
(一)实施范围:
全省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国有博物馆、纪念馆全部实行免费开放。其中,文物建筑及遗址类博物馆暂不实行免费开放,继续对未成年人、老年人、现役军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实行减免门票等优惠政策。博物馆、纪念馆按照市场化运作举办的特别(临时)展览,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门票价格。
(二)实施原则: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在确保文物、公用设施和参观者人身安全,确保博物馆、纪念馆正常开放的运行经费,确保优良的参观环境、秩序和参观质量的前提下,以“试点运行、逐步推开、总结经验、扩大成效”的工作思路稳步推进全省博物馆、纪念馆向社会免费开放工作。
(三)实施步骤:
计划在2008年免费开放的博物馆、纪念馆有: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事变纪念馆、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洛川会议纪念馆等5家博物馆、纪念馆。以上各馆具体免费开放时间视准备情况另行通知。2009年,除文物建筑及遗址类博物馆外,全省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国有博物馆、纪念馆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 鼓励暂不能完全免费开放的博物馆、纪念馆实行低票价政策,继续对未成年人、老年人、现役军人、残疾人等社会群体实行免费或优惠参观,并制定灵活多样的门票制度,以吸引公众走进博物馆和纪念馆。
三、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保障机制
(一)要以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为契机,实现“三个结合”:一是与文化体制改革中公益类文化事业单位改革要求相结合,进一步加大博物馆经费保障力度;二是与构建公共财政体制相结合,进一步完善财政投入方式,激励博物馆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三是与博物馆运行规律相结合,推进我省博物馆机制改革和管理创新。
(二)各级财政要承担相应职责,落实《陕西省文物保护条例》及相关政策,将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相关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切实保障当地博物馆、纪念馆免费或优惠开放的资金投入。要统筹使用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落实配套设施建设和设备更新经费,落实增强接待能力、增设服务项目、改进服务手段所需资金,落实人员培训经费及增加业务时间和业务强度的必要补助,保证博物馆正常、高效运转。鼓励各博物馆、纪念馆改善陈列布展和举办临时展览,对实行低票价的博物馆和自行实行免费开放并取得良好效果的博物馆、纪念馆给予奖励。
(三)鼓励依托我省文化文物特色推出各类文化文物衍生产品,拓展和延伸文化传播功能。鼓励社会力量对博物馆、纪念馆进行捐赠,拓宽博物馆、纪念馆经费来源渠道。
四、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切实做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前期准备。各市(区)、县及有关博物馆要认真研究部署免费开放工作,充分考虑免费开放后观众量短时间内急剧增加的可能性,科学地测算确定博物馆的接待能力,建立每日参观人数总量控制和疏导制度。建立完善与卫生、交通、公安等部门的联动机制,健全免费开放服务管理制度,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善应急处理机制。加强媒体宣传,在博物馆、纪念馆显著位置公示免费开放管理办法、服务项目、开放时间、文明参观须知等制度措施,方便公众了解和监督,引导观众有序、文明参观。同时要努力改善文物安全保护和观众服务设施条件,加强安全、保洁、讲解咨询等服务力量,强化内部管理,加强安全防范,切实保证免费开放工作安全、规范、有序。
(二)坚持以人为本,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各有关博物馆、纪念馆应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作为不懈的追求,准确把握免费开放后观众及其精神文化需求特点,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在展示传播的内容上、形式上更加积极探索和大胆创新,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陕西特色文化,使博物馆、纪念馆成为公众流连忘返的文化园地,成为宣传陕西的重要窗口。将专业性、学术性和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有机结合,不断创造新的展示模式,实现题材、品类、风格和载体的极大丰富,使陈列展览更具吸引力、感染力。要充分发挥博物馆、纪念馆的社会教育功能,积极推进博物馆进校园、进社区和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工作。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方式和手段,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努力强化文化的感染力和辐射力。并根据未成年人等不同人群的特点,编订相关教材,编排形式新颖、寓教于乐的主题活动,打造具有鲜明陕西特色的精品文化品牌。
(三)改革创新,增加博物馆、纪念馆活力。各有关博物馆、纪念馆要以免费开放为契机,认真研究和把握博物馆运行规律,按照国家关于文化事业体制改革的要求和部署,一手抓文化事业建设,一手抓文化产业开发,大力进行体制和机制创新。优化内部组织结构,整合内部资源,转变运营方式,完善激励机制,提高运行效率。要采取有效措施、创造有利条件,最大限度的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参与博物馆、纪念馆建设。推进博物馆之友组织、博物馆志愿者队伍的壮大,使之成为支持免费开放工作及博物馆发展的坚定、可信赖的社会力量。
(四)加强管理,切实做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协调、指导工作。各级宣传、财政、文化、文物等部门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对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做好指导、督促工作,并对各单位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考评,对开放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沟通、协调。各级文物行政部门要发挥行业管理作用,建立政府主导、法律规范、社会参与的博物馆管理体系,建立以展示教育、开放服务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和政府、社会、公众代表相结合的监督体系,开展评估定级和分类指导。
宝天铁路英烈纪念馆版权所有 2013-2014 陕ICP备:13006941号-1
电话:0917-3214883 邮箱:bttlyljng@163.com 联系地址:宝鸡市南关路98号
网址:http://www.bttlyljng.com 技术支持:
(推荐使用IE浏览器6.0以上的版本 显示器分辨率设为:1440*900)